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(北京亦莊)圍繞信創產業、生物技術和大健康產業、機器人產業等重點領域出臺一攬子行動計劃。其中,力爭到2025年,生物醫藥健康產業規上企業總數突破120家,新申報上市藥品、二類及三類醫療器械產品100個以上,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。
這是記者1日從“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——北京亦莊‘一攬子’政策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”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。
打造100個信創應用場景
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孔磊表示,北京經開區會同市經信局出臺《關于打造國家信創產業高地三年行動方案(2023-2025年)》(下稱行動方案),實施技術創新領航、產業聯動同舟、應用推廣破冰、生態雨林構建、信創人才倍增、平臺載體躍升、未來新城創建七大行動,著力突破“新技術”、推出“好產品”、賦能“新領域”、營造“優服務”。
行動方案提出,計劃到2025年,在全國率先建成核心技術領先、龍頭企業集聚、解決方案突出、配套服務完備的信創產業高質量發展體系,推出不少于60個優秀信創解決方案,打造100個信創應用場景,集聚400家以上信創企業,引培萬名產業人才,信創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。
機器人產業研發投入年復合增長率超50%
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劉力表示,機器人產業是北京經開區的主導產業之一,已聚集機器人企業110家,形成了覆蓋核心零部件、整機到應用的機器人全產業鏈體系。
為進一步提升機器人產業發展能級,《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(2023-2025年)》(下稱機器人產業行動計劃)出臺,提出以機器人全產業鏈布局為導向,致力于打造國內領先的機器人技術創新策源地、高端制造集聚地、集成應用新高地和產業生態示范地。
機器人產業行動計劃提出,到2025年,搭建50個機器人應用場景示范項目,培育引進一批國內外領軍企業、產業鏈供應鏈重點企業,成為機器人新品、應用示范、產業基礎提升等工程建設主力軍;經開區機器人產業研發投入年復合增長率達50%以上,產業創新能力顯著提升;規上工業企業機器人密度達到365臺/萬人,產值規模達到100億元,形成要素集聚、創新活躍的機器人產業綜合集聚區。
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規模明年突破2000億元
為打造“新藥智造”產業高地,北京經開區發布實施《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快建設全球“新藥智造”產業高地行動計劃(2023-2025年)》(下稱“新藥智造”產業行動計劃)。
“新藥智造”產業行動計劃提出,力爭到2025年,北京經開區生物醫藥健康產業規上企業總數突破120家,新申報上市藥品、二類及三類醫療器械產品100個以上,產業規模突破2000億元,占比達全市一半以上。
孔磊表示,今年北京經開區還將出臺或升級人工智能、智能網聯汽車、合成生物制造、機器人、科文融合、營商環境、科創二十條、職業能力提升等多項政策,從產業發展、企業服務、人才保障等多個領域解決企業的后顧之憂,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,助力企業做大做強。 |
新聞來源:醫藥網